[日期:2024-09-09] | 作者:德育处 李雪白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附小家长课堂|做好家校配合,让孩子的成长更有力量
孩子的成长,
少不了父母的栽培和老师的指导,
唯有老师和家长相互配合,
才能真正成就一个孩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这说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一不可,只有做好家校配合,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良好的家校关系,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理解信任
家校双方都要立足学校、家庭、社会和孩子的实际情况,理性看待学校、教师、家长和教育,为了共同的目标,基于尊重和信任,达成相互理解和支持。
团结协作
为了达成共同的育人目的,家校双方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要理念一致、行动一致,团结协作,作用互补,形成智慧的育人合力,建立一个平等、正气、团结、和谐的家校共育生态。
在家校共育中,家长如何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共促孩子健康成长呢?试试做好这3种角色:
01 支持者
支持学校的常规教育工作
作为家校共育的支持者,家长要清楚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的各项规定,以及这些规定的教育目标、意义与具体要求,在基于了解的基础上,支持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具体包括积极协助老师开展孩子日常学习、生活习惯教育工作,与老师达成一致的教育目标,履行家长义务,全面关注孩子的健康发展,理解与信任老师。当出现家校教育理念意见分歧时,家长要与老师积极沟通,以实现孩子健康成长为共同目标。
在支持学校的过程中,孩子也能够感受到父母对学校、老师的肯定,有利于孩子对学校产生归属感,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健全人格。
02 参与者
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
良好的家校共育,离不开家长的积极参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直接参与学校举办的各项家长活动,家长会、家委会、家长开放日活动、驻校家长活动、家长讲堂活动、聆听家庭教育讲座等;可以与老师保持定期的沟通联系、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和表现;还可以利用自身职业优势,参与学校主题交流活动,为学校教育提供资源和材料;当然,在学校举办大型活动需要家长给予支持时,家长也可以积极参与担任志愿者,协助班级活动的开展。
通过参与各项活动,家长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更好地理解学校教育的特点,更深刻地体会家校合作的价值,学会指导孩子的方式方法。
03 发起者
家长主动发起家校共育
在家校共育中,家长要有主动的意识,即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学业、个性、社交等方面可能有需要拓展的方面,家长要主动和学校、老师进行沟通,探索可能的合作途径。比如孩子在某门功课的学习中存在明显弱项,家长就需要主动发起家校合作,请老师协助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家校合作计划共同帮助孩子;如期望孩子的交往能力能够有所提升,也需要家长发起家校合作,请教师在集体教育中给予孩子更多关注与锻炼,以循序渐进帮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
主动发起共育活动是家长对孩子成长规律的重视,是为了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家长要主动做好家校共育发起者角色。
教育,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需要家长与老师的默契配合,才能演绎出最美的篇章。在孩子的成长路上,父母和老师不仅是引路人,更是那盏温暖的灯塔,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父母的榜样作用,如同种子需要阳光和雨露,这恰恰是孩子茁壮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只有坚持家校共育的理念,并付诸行动,我们才能为孩子留下宝贵的人生财富,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携手同行,共筑梦想
家校合作,共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