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长学校 > 亲子共读 > 新闻内页

附小家长课堂|好的家教,是教会孩子这8件事

[日期:2024-10-08] 作者:德育处 李雪白 次浏览 [字体: ]

附小家长课堂|好的家教,是教会孩子这8件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良好的家庭教育

铸就孩子良好的人格

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

都有一个优秀的家庭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教会孩子这几件事

 

教会孩子学习

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父母必须要让孩子明确读书的重要性,体验学习过程和知识带来的愉悦体验,明白学习是一件让人生有价值有成就的好事。父母更要告诉孩子,任何取得一定成就的道路上总是伴随着曲折,充满着艰辛,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付出努力,这是每一个孩子学习的责任。

教会孩子独立

有人说:教育不能总是牵着孩子的手走,还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家长要做的并不是推着孩子独立,而是保护孩子“独立的意愿”和“掌握主动求助的技能”。而教孩子独立的最佳时机,就是当孩子愿意尝试的时候。

孩子终将自己去闯荡世界,父母们能做的就是:慢慢松手,随时关注,默默守护,让孩子轻装上阵。真正的爱,是平衡和界限,尊重孩子的空间和独立性,孩子才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感受和意图,做独立但不孤独的人。

教会孩子有教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就是人的教养。”

良好的教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是从细节做起的,更是父母的以身作则影响的。最高级的炫富,不是比家境显赫,不是比学校名贵,而是你虽然有金山银山,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个有教养的孩子。

教会孩子懂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会孩子懂规矩非常重要。规矩是为人行事的准则,能够让人明事理。
教会孩子讲规矩,就是教孩子明事理,孩子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这样将来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父母从小要给孩子讲规则意识,并给孩子制定规矩,以此来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父母有原则,孩子才能更守规矩。

教会孩子知感恩

感恩是一种美德,教孩子学会感恩是父母必须学会的重要课程。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感激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感激给他们生命的父母,为他们传授知识的老师,给予他们帮助的朋友。
   孩子能够在内心对给予自己帮助的人怀有感恩之情,愿意对他人回馈爱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欢迎和接受。

教会孩子能吃苦

有一句话这样说:“小亏不吃吃大亏,小苦不吃吃大苦。”就是说,孩子在小时候,吃一点苦、遭遇一些困难,是好事。如果我们因为怕孩子吃苦,而承担了孩子的责任,虽然免掉了孩子的哭闹和纠缠,却剥夺了孩子培养良好品格和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这就是很大的危害了。

对孩子的吃苦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父母需先估量孩子吃苦之力而后才行吃苦之教;需尊重孩子意愿而不强迫命令;需身体力行发挥榜样的作用而不能只动嘴不动手。

教会孩子好好说话

良言一句三冬暖,无论和谁说话,始终保持礼貌、得体、让听者舒服的孩子,人缘一定很好。恶语伤人六月寒,满嘴脏话、胡言乱语的孩子,纵使童言无忌,也会让人心生厌恶。最成功的教育,是教出一个会好好说话的孩子。
会说话的父母才能教育出会说话的孩子,想要培养一个好好说话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好好说话,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好好说话,孩子也会懂得尊重别人。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多给孩子的正向引导,多肯定、多鼓励,才能让孩子往好的方向不断前进。

教会孩子承担责任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不要一味的嘲笑孩子,也不要只会把孩子往火坑里推,让孩子去主动道歉,要学会和孩子站在同一个方向,并不是包庇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承担责任。告诉孩子,这件事情是他做错了,但是父母愿意和他一起承担责任。这既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信任,也能够让他知道父母是他无条件的后盾,孩子以后也会做事果断,不会优柔寡断。


教育好孩子

是为人父母最神圣的使命
做称职的父母

正确引导孩子

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