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长学校 > 亲子共读 > 新闻内页

附小家长课堂|让孩子更专注

[日期:2024-10-12] 作者:德育处 李雪白 次浏览 [字体: ]

附小家长课堂|让孩子更专注

 

愿每一位孩子因更专注

开启无限可能的童年

 

专注力是学习的基础能力,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远比超前学习重要得多。所以,要想孩子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关键就在于专注力上。

然而,很多家长都反映过孩子专注力不集中的问题:上课爱分心做事三分钟热度;写作业磨蹭拖延小动作特别多……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成了无数家长头疼的事情。今天,我们就和家长一起聊聊如何有效提高孩子的专注力的话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家长们可以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避免无关干扰,营造良好氛围

有的孩子在家的学习地点很随意,有的在客厅桌子上,大人们就在一边做饭、看电视、走来走去;有的在房间里,但是杂物堆了很多,玩具、电脑摆在身边。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家里给孩子开辟一个专门的学习、认知空间很重要。

孩子的专注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完善的。在孩子专注力发展的过程中,怕的就是家长不请自来的打断和干扰。 比如,孩子在堆积木的时候,家长突然到他旁边:哇,堆这么高啦?”“我来和你一起吧!”“渴不渴?要不要喝点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紧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指手画脚:这题写错了,好好想想应该怎么做?”“你在干什么?还不快写!

当孩子投入地做一件事时,家长经常性的打断、干扰、居高临下地命令、批评孩子,都会打断孩子专注的进程。时间久了,孩子的专注力就会受到损伤。 

在孩子专注做一件事的时候,尽量给他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家长可以在一旁静静观察,远远地在一边做自己的事情,看书、工作都可以。等孩子作业写完了,再去统一地检查,或者提供指导。家长平时也要注意创造安静、有秩序的家庭氛围,避免进行嘈杂的活动,物品摆放有条理,这样的家庭环境更利于孩子专注力发展。

警惕电子产品、游戏、短视频的过度使用

对于儿童来说,大脑功能发育不健全,电子产品使用不当会容易破坏专注力的培养。孩子过早和长时间地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刷短视频,会出现注意力障碍问题,影响成长发展。 

其次,一直沉迷于高刺激、瞬时反馈的碎片化娱乐,也会让孩子的大脑形成对高刺激活动的兴奋反应,更难集中注意力在学习、阅读等较为复杂深入的认知活动中。

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建议年龄较小时严格控制或避免使用,根据实际情况规定使用时间,逐渐成长后不过度干涉和控制,适当提醒,主要引导孩子自我控制,规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

同时,家长需要加强对孩子的陪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多为孩子创造有价值、有趣的日常活动,比如运动、多接触大自然等。 另外,家长也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少在孩子面前玩游戏、刷短视频,以免对孩子造成不良的示范。

减少安排和包办,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其实孩子能否专注,以及专注的时长,与他内在的主动性密切相关。如果孩子处在被动状态下,是无法持久专注的,因为内在的抗拒感,会分散他的注意力,导致无法真正专注

因此,作为家长,避免大包大揽和过度控制,把孩子的事情交给他自己来做,让孩子懂得对自己负责。 比如孩子小的时候,让他学着自己吃饭、穿衣、收拾玩具;上学后,引导孩子自己安排学习、作业,学会做规划。适当的自由下,孩子感到自己可以决定和掌控一些事情,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增强,这样他在做事时自然就会更加专注。如果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总是被家长安排着、控制着,就会缺乏主动性,感觉做事是为父母做的

家长可以利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来训练他的专注力。比如画画、走迷宫、看绘本、练字、下棋等。经常保持一种专注的状态,会有效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这样他即便在做自己不那么感兴趣的事情时,也会表现得比较出色。

运用“番茄钟”方法,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在孩子写作业或进行一些学习、认知活动时,可以运用番茄钟的方法,训练他的专注力。

番茄钟的规则:

 确定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25分钟设定为一个番茄时间,专注于某一项任务,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时钟响起,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即可),然后再专注投入25分钟在这项任务中,如此循环。每4番茄时间后可休息15-30分钟。

家长在实行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对专注和休息时间进行灵活调整如果是写作业,可以根据完成一部分作业所需的时间来定,比如做完一门学科的作业需要20分钟,就把番茄时间定为20分钟,做完后休息510分钟,再做下一学科的作业,再休息510分钟。根据孩子的专注力情况,一开始可以将番茄时间设置得短些,之后再慢慢增加,从10分钟到15分钟、20分钟。休息时间开始的时候设置得长些,之后再慢慢减少,从15分钟到10分钟、5分钟。利用番茄钟方法来学习,可以让孩子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排除干扰,并有适当的休息时间来调节,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有利于孩子更好地保持专注。

 

从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就是给孩子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