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家长学校 > 亲子共读 > 新闻内页

附小家长讲堂|给予孩子向阳而生的底气

[日期:2024-12-11] 作者:德育处 李雪白 次浏览 [字体: ]

附小家长讲堂|给予孩子向阳而生的底气

 

作为家长,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

现在的孩子心灵太脆弱说不得、骂不得,稍有不慎,就抑郁、焦虑,甚至出现不可挽回的后果。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反而成为比较“卑微”的一方,一言一行都小心翼翼,生怕哪里触动了孩子敏感的神经。

针对这样的情况,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要严加管教,该打就打,该骂就骂,不然迟早出事;也有人说,父母对孩子经常恶言恶语,说话不计后果,经常刺激孩子,让孩子总处于情绪崩溃的边缘

是孩子太脆弱,还是父母不了解孩子?其实孩子问题的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自尊受损。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如果父母经常有意无意对孩子使用一些偏侮辱性的语言,或者总是带着批评指责,孩子的心理就容易崩塌,自暴自弃他们会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做,都得不到认可,心里就会出现空虚感,久而久之,就会觉得人生没有价值,生活没有意义,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大脑皮层受抑制。如果一个人在心理上长期出现极度失望、压抑等负性情绪体验,那他的大脑皮层会长期处于抑制或半抑制状态,不利于思维活动的开展,不利于接受知识,也不利于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长此以往,会使人形成紧张、抑郁、焦虑、孤僻、敏感、多疑等消极情绪状态,出现心理失衡,引发心理危机。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阳光自信,活泼开朗,拥有向阳而生的力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他向阳而生的底气和力量

01高质量的陪伴

对一个孩子而言,最大的伤害不是失败的分数,而是每一个渴望温暖怀抱的时刻,父母都不在自己身边;是每一个渴望被理解认同的时刻,换来的是父母的挖苦与不屑。一个内心没有得到父母陪伴的孩子,再多的玩具,再好的生活,也治愈不了内心的荒芜。高质量的陪伴需“用心”,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并不需要“大把”的时间,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只要父母做到全心全意,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关注,就是成功的、高质量的陪伴。

02尊重与认可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尊重需求是个体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去尊重孩子:

珍视孩子的独特性:鼓励孩子追求内心的热爱,无论这条道路多么与众不同,都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

平等与民主: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有发言权和选择权。

保护隐私:保护孩子的隐私,不在公开场合揭露他们的弱点,以温和而坚定的方式批评错误,传达正面的信息。

恰当的语言艺术:站在孩子的视角,用孩子更能接受的语言去与孩子沟通,把话说进孩子的心里。

 

03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其实就是父母在和孩子接触时,多向孩子表现出你对他的喜欢、温暖与欣赏,真正地看到孩子积极的方面,包括他的长处以及付出的努力。面对一一个不那么“可爱”的孩子时,任何办法和技巧都比不上“耐心”二字。因为那个一身毛病的孩子知道,这份耐心背后,藏着的其实是父母对他的爱和理解,每个人终其一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感觉自己被爱、有安全感、被积极关注

 

祝愿每一位孩子

在爱与温暖中

迎着太阳,默默拔节

把一路的风雨

化作向上的力量

 

文章参考:杨凤池心理工作室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来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