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11] | 作者:数学教研组 次浏览 | [字体:大 中 小] |
《鸽巢原理》培养学生“模型”思想
本周二上午第三节课,全体数学老师齐聚六(2)班教室,聆听唐珊珊老师展示的骨干教师献课——“鸽巢原理”。
《鸽巢问题》是奥数的教学内容《抽屉原理》,人教版教材把这一部分内容纳入了数学广角,当第一次看到抽屉原理时,教师们都很困窘:什么是鸽巢问题?这么难的内容同学能理解吗?我的印象里《抽屉原理》也是十分坚深难懂的。为了上好这一内容,我搜集学习了无数资料,文中对“抽屉原理”作了深化浅出的分析,使我对“抽屉原理”有了新的熟悉,也最终理出了头绪。抽屉原理是教给我们一种思量办法,也就是从“最糟糕”的状况来思量问题,所以要让同学充分体会什么是“最糟糕”。
爱好是学习最好的教师。所以在本节课我就设计了玩弹珠游戏来导入新课,通过两个游戏活动,也就是3个和4个弹珠进入抽屉,只要2个弹珠进去同一个抽屉就中奖,从中借机引入本课的重点“总有至少”,注意培养同学的“模型”思想。利用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同学对于列举法和假设法有一定的熟悉,加以比较,分析两种办法在解决抽屉原理的优超性和局限性,使同学逐步学会运用普通性的数学办法来思量问题。
下午数学教研时教师们也对《鸽巢问题》一课的教学进行评课。老师们认为,这样设计使同学在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中主动参加、主动实践、主动思量、主动探究、主动制造;使同学的数学学问、数学本事、数学思想、数学情感获得充分的进展,从而达到智与情的完善结合,全面提升同学的整体素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们的数学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加强。